还有2天,美国和俄罗斯就要在阿拉斯加见面了。 但有个人到现在还没收到邀请函——泽连斯基。 这事儿有多讽刺? 人家,在讨论你的生死存亡。 但,你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。 可见,在美国眼里,泽连斯基就是个听话的小弟。 想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,根本不需要征求意见。 美俄直接摊牌了 现在局面已经很明白了。 美国和俄罗斯马上要见面。 而且双方都不再遮遮掩掩,直接把条件摆在桌面上了。 美国已经明确表示,停火谈判: “肯定会涉及到领土交换问题”。 注意这个用词——“肯定会”。 不是可能会,更不是考虑会。 这就是在告诉所有人:领土交换已经是既定事实,不是讨论题。 而俄罗斯那边呢? 据多家媒体报道,俄方的停火条件包括: 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。 放弃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四个地区中被俄罗斯占领的部分。 美国要什么? 可能是俄国退出某些国际组织,或者在其他地区的让步。 至于泽连斯基要什么? 没人关心。 因为在美国眼里,乌克兰的诉求不是关键,重要的是大国之间的平衡。 这是你的任务,照办就行。 泽连斯基的“抗议”:像小孩子的哭闹 泽连斯基12日无奈地表示: “任何涉及乌克兰的决定手机股票配资app,若没有乌克兰的参与,都是不可接受的。”
这话听起来理直气壮,实际上毫无意义。 就像一个小孩子对着大人喊:“这是我的玩具,你们不能抢!” 大人会理你吗? 泽连斯基还说什么: “任何违背乌克兰利益、排斥乌克兰参与的所谓解决方案都将不会奏效”。 但问题是,谁在乎你觉得奏效不奏效? 决定权,根本不在你手里啊! 他说乌克兰宪法已经明确了领土问题,所以不能割让土地。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有个关键问题: 当别人的大炮对准你的时候,你的宪法值几个钱? 更可悲的是,泽连斯基现在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。 为什么? 因为他很大程度依赖美国的军事援助。 美国不给武器,乌克兰就撑不住。 美国说停火,乌克兰就得停火。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: 你以为自己有选择权,其实你什么权利都没有。
所谓的“主权独立”,在绝对实力差距面前,有时候就是一句空话。 你以为自己是受害者,值得同情和支持? 对不起,只有当支持你符合大国利益时,你才能得到支持。 一旦大国觉得支持你不划算了,你可能会被立刻抛弃。 两种世界观 而且,美国一听就火了。 8月11日直接开炮: “我非常、非常强烈地反对他这么做。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应该发生!” 美国,骨子里就是个商人。 在他眼里,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只要价码合适。 他就很不理解: 泽连斯基你既然能授权打仗,为什么不能授权做交易? 有什么区别? 这就是典型的生意人思维。 在商场上, 今天我们是竞争对手,明天可以是合作伙伴,一切看利益。 亏了就认栽,赚了就继续,没什么可矫情的。 美国大概想: 俄罗斯已经占了那些地方,事实就是这样,承认现实不就完了? 继续打下去,还有什么意义? 说实话,从纯粹的人道主义角度,这话没毛病。 战争确实残酷,能早点结束当然好。 但泽连斯基想的完全不同。 他说需要宪法准许。 听起来像是在讲法条,其实是在说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 国家的尊严。 你想想,乌克兰这个国家,历史上被俄罗斯、德国、苏联轮流欺负。 好不容易独立了,现在又有人要他们割地? 这不是钱的问题,这是脸面问题。 更关键的是,如果今天你为了和平割让了顿巴斯,明天俄罗斯要敖德萨怎么办? 后天要基辅怎么办? 说到底,美国和泽连斯基代表的,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。
美国的世界观很简单: 强者为王,弱者认命。 既然俄国实力强,乌克兰实力弱,那就接受现实。 谈个条件,大家都少点损失。 这是19世纪的逻辑,谁的军舰大炮多,谁说了算。 泽连斯基的世界观是: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。 不管你多强,抢别人的东西就是不对,必须还回来。 这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,讲的是法理,不是拳头。 哪种对呢? 其实都有道理,也都有问题。 美国的想法很现实,但问题是: 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,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? 大国想要什么就拿什么,小国只能忍气吞声? 泽连斯基的想法很理想。 但问题是: 如果对方根本不讲道理,你坚持原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打到底。 哪怕代价巨大?
其实,历史给过我们答案。 1938年,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避免战争,同意让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。 当时全世界都夸张伯伦是“和平使者”。 结果呢? 希特勒得寸进尺,第二年就挑起了二战。 那个“为了和平”的让步,换来的是更大的战争。 有些时候,妥协不能换来和平,只能换来更大的麻烦。 但反过来说,如果一味强硬,也可能把小冲突变成大战争。 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,什么时候该妥协。 美国和泽连斯基的争吵。 表面上是在讨论要不要割地,实际上是在讨论: 这个世界,应该按什么规则运行? 是按丛林法则,谁强谁说了算? 还是按文明规则,大家都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? 他们都对,也都不完全对。
战争确实不应该发生,但既然已经发生了,怎么结束它? 妥协确实可以减少伤亡。 但如果妥协,换来的是更大的危险呢?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。 有时候,最难的不是选择对错,而是在两个都有道理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更好的路。 欧洲的“口头支持”:说得好听,实际没用 有人可能会说,不是还有欧洲支持泽连斯基吗? 确实。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, 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波兰和芬兰的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,支持乌克兰的立场。 但这种支持有什么用? 欧洲自己都怕被美俄边缘化,自顾不暇; 欧洲没有独立的军事行动能力,离开美国什么都干不了; 最关键的是,如果美国决定跟俄罗斯妥协,欧洲能怎么样? 什么都做不了。
小国,在大国博弈中往往是被支配的对象。 你可以抗议,可以呐喊,可以哭诉。 但改变结果很难。 在这个世界上, 弱者的尊严是奢侈品。 砧板上的鱼肉 现在泽连斯基面临的局面,有多绝望? 军事上,没有美国援助乌军撑不了几个月; 外交上,连最重要的盟友,都开始考虑“现实选择”; 这就是典型的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 你看,在美国人眼里,乌克兰的土地就是可以交换的筹码。 今天,可以用克里米亚换东部四州。 明天,说不定可以用其他地方换别的东西。 因此,在美国发出警告后手机股票配资app,局势又反转。 英国媒体爆料说,泽连斯基私下告诉欧洲,如果美国的和平方案要求乌克兰放弃还在自己手里的领土。 那肯定不行。 但是,那些已经被俄罗斯控制的领土,倒是可以“纳入谈判范围”。
这话一出来,很多人就说: 你看,怂了,开始妥协了。 真的是这样吗? 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: 这些人物说话,从来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。 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层考虑。 泽连斯基现在的表态,表面上看是妥协,实际上很巧妙。 他说的是什么? “我控制的领土不能动,你们占的地方可以谈。” 这听起来好像很合理,但仔细想想,这其实有猫腻。 为什么这么说? 因为俄罗斯现在占的那些地方,本来就不是他们的。 泽连斯基说可以谈,不等于说可以给你们。 谈判的意思是要讨价还价,而不是直接送人。 这个模糊性给了他很大的操作空间。 为什么泽连斯基要这样做? 因为形势变了。
美国明确表示要结束这场战争,而且不在乎用什么方式。 如果泽连斯基继续硬碰硬,可能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。 所以他必须调整策略,至少表面上要显得“合作”。 现在表现出“灵活性”,是为了让自己能坐到谈判桌前。 一旦坐下来谈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 如果能通过谈判拖时间,同时继续获得西方支持,对乌克兰其实是有利的。
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